摘要 :
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是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他是从事一定正当社会职业的人民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餐饮更是一个勤行,采购要早,收档要晚;迎客嘴巴要甜,烧菜味道要好;算账脑子要精明,管理方式要灵活,缺一样都不行。但是很多开业之初信誓旦旦的新手,最终却栽在了一个“懒”字上。
想干一番事业,只能靠自己;没办法拼爹拼妈,没钱没势,只能看着机会白白从身边溜走……这个确实是很多餐饮新手的现状。
但是,那些失败的年轻创业者,真的仅仅是因为穷吗?
抢占了先机,茶饮店却难过冬
刘悦是一位90后,经历却颇丰富,开过饮品店,开过培训班店,现在是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说起她的餐饮创业经历,刘悦说当时自己只是开着玩玩而已。
那个时候她是刚辞掉工作回老家,不知道做什么好。当时,她所在的城市还没有一线城市那样的茶饮店,她灵机一动,“不如开个茶饮店吧”,自己平时也爱喝茶和饮品类,也喜欢甜点。
说干就干,没有任何经验的她盘下朋友的一个临街铺面就开始了。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购买了设备,然后装修。之后在准备营业的时候,才开始练习做奶茶、做果茶、做甜点。用刘悦的话来说,当时练习了一个星期就开业了,而甜点因为太复杂,于是干脆和附近的蛋糕店合作预订。
“当时的奶茶泡出来,我觉得味道一般,但是喝过的人都觉得不错。”刘悦说,因为试喝的人觉得不错,所以她很放心地营业了。
刚开始因为比较新鲜,茶饮店的生意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附近的中学生下课放学后都很爱来买饮料,后来加了一些简单的小食类的产品丰富了产品线。刘悦老家这样的四五线城市,租金相对便宜,而且大家平时有钱没地方花,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因此刘悦的茶饮店开业三个月后收入还不错。
但是,过了几个月后,刘悦就觉得没意思了。老家生活节奏太慢,她又爱玩,就请了一个员工帮忙看店,对员工进行简单培训后让她来看店做饮料。之后刘悦就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天天出去呼朋唤友的日子。
半年过后,附近的茶饮店开始多了起来,装修更正规,操作看着也很专业,品种和味道更是刘悦这种半吊子不能比的。刘悦自己也说,喝了别人的觉得自己的更难喝了。知道自己的不足,刘悦也想过要不要认真去外地学习一下或者请一个更专业的茶饮师来。但是一算账,自己去学的话回来还要自己教人,太累了;外面找人,工资也不低。现在她的店也有一定的熟客,生意也还能支撑,她想想也就算了。
转眼到了冬季,喝饮品的人少了,寒假一来中学生也放假了。刘悦看到生意实在冷清,对于研发什么冬季热饮也有点力不从心,想着半死不活地拖着也不是办法。于是,她干脆关了店,与朋友合开了一个培训班,做起了辅导班的事业。
而这一年多的茶饮店经历,刘悦说自己没有觉得有多辛苦,因为除了刚开始觉得比较累外,其他时候她基本没怎么管。而且这次创业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低成本创业的尝试,并没有让她觉得伤筋动骨。
“其实这个经历挺好玩的,以后有机会我会在尝试开一家小餐馆试试。”
刘悦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做,下次还是能做好的,这次她真的只是玩玩而已。抢占了先机,有天时地利人和,刘悦的茶饮店可以说刚开始拿到了一手好牌,结果却将牌打烂了。这还能说是因为“穷”的问题吗?无非就是栽在了一个“懒”字上。
头脑发热开寿司店,最后却狼狈关店
如果说刘悦开茶饮店是因为好玩,王晴的餐饮创业初衷就显得很常见,她是因为自己爱吃。遵从家里人的意愿,王晴从杭州辞职回到浙江周边的城市工作。县城生活节奏慢,但消费能力强。那时,县城并没有什么有规模的日式料理店,王晴自己喜欢吃寿司,刚好一个朋友也喜欢吃,某一天两个人聊天,突发奇想地说干脆自己开一家吧。
说干就干,门店是现成的,简单装修就可以了。唯一麻烦的就是招不到寿司师傅,王晴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做,不就是做饭团吗?网上买食材,看着教程做就行了。”寿司店不到两个月就装修好了,因为朋友间互相宣传,也因为寿司店在当地算是比较新奇,还没开业就已经有人来问什么时候可以来吃饭。
王晴和朋友一看客人都上门了,说“择日不如撞日”,就直接开门营业了。因为来的都是朋友,王晴的寿司店开业当天十分随意,招呼朋友坐下喝东西,然后才手忙脚乱地开始试做寿司。第一天做最简单的紫菜卷,米饭煮好了,因为卷的时候压得不够紧实,用刀一切就散了,最后用了一锅米饭才做出几条像样的紫菜饭卷。
就这样,没有菜单没有试做试吃没有试营业,王晴的寿司店开业了。也许是运气比较好,也许是大家对寿司店比较新奇,王晴主打饭团寿司的店生意虽然不能说得上是火爆,但是也不乏人问津。
王晴刚开始也很认真地练了几天怎么做寿司。紫菜卷简单好吃,成本也低,她做得像模像样。其他的,她也尝试了肉松寿司、青瓜小卷,还会创造性地加入一些当地的食材进去。因为厨艺有限,那些刺身、天妇罗、乌冬面之类的,王晴都不做,她只卖饭团和清酒。
前面都说了,王晴和朋友都是爱吃的人。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她们一边做一边吃,有时当天的食材还不够她们两个人吃。有朋友来,那更是如此,往往赚的还没有他们应酬吃的多。
王晴本身也是一个大方豪爽的,当天做多了食材就送,熟人来不收钱。她觉得自己开这个店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吃的,赚不赚钱不是她考虑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某天王晴喝多了,第二天就不营业。有时出外游玩几天,也不做生意。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样的老板真的很潇洒。但是,对于顾客来说却没有那么美好了。第一次来没开门,过几天又没开门,人家自然就觉得这家店关门了。慢慢地,真的除了朋友都没有什么人来了。年底一盘点,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都难,王晴和朋友还倒贴了不少钱进去。这时家里人开始有意见了,觉得她们不务正业,只是在玩,还不如做点其他的。
王晴和朋友一合计,也觉得自己不是做餐饮的这块料,干脆就将门店转让了出去。
王晴说起她的餐饮创业经历的时候,记者觉得她真的是“傻大胆”。开店没有做选址,没有招聘员工,甚至连寿司都不会做就开业了。问她知不知道开业之前要做很多筹备工作,知不知道有试菜和试营业的事情?她明显一脸懵逼。
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只凭一腔热爱就干餐饮,能干长久的真没几个。将自己的店当成朋友聚会吃饭的地方,而不是认真地在做一门生意,那注定是要亏损的。
为啥很多年轻的餐饮创业者最后都做不下去?
像刘悦、王晴这样的例子,每年在餐饮行业都很多。为什么这些年轻的餐饮创业者就那么容易被“淘汰”呢?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懂装修,不了解设备
很多餐饮新手对装修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实用。等到开业才发现炉灶进不了厨房,排烟排水没做好。最后要么花大钱重新装修,要么就将就着用。
2.无经验,无技术
像上文两个案例,刘悦和王晴都是这种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典型,以为自己喝过吃过,网上有教程就可以学会。结果除了自嗨,什么都做不了。
3.可以贪黑,但不能起早
懒,这个是很多餐饮新手的通病。不能早起营业,也不能天天营业。喜欢了就开门营业,不喜欢就关门。这样做是挺自由的,但结果就是顾客来了一次下次再来就以为你关张大吉了,再也不来了。
4.人工费用、房租太高
餐饮店,很多外行认为房租是最大的投入,其实那只是前期比例大。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人工费才是大头。而比人工费更可怕的是,你往往很难招到靠谱的员工。最后什么都得自己亲力亲为,累得要死要活的。而选错项目、选错址等同样是餐饮新手常见的“死法”……
总结以上的原因,最致命的,就是不懂装懂,懒惰又吃不了苦。毕竟,不懂技术可以学,没有经验可以慢慢摸索,但是不懂装懂,又不能吃苦,这样的餐饮创业者就真的是“死”得一点都不冤了。
餐饮是一个勤行,吃不了苦熬不住,那还是请三思吧!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
验证码: | 换一张 |
共有-条评论